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2日,由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4年“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在图书馆四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的业内知名学者、钢铁共性技术协同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上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特邀专家和青年学者为师生奉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原校长徐金梧、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张晓锋、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靖元、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雨来、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何安瑞及两家单位其他班子成员、各研究所所长和师生代表出席活动。

受邀参加本论坛特邀报告的知名专家有北京科技大学徐金梧教授、重庆大学吕学伟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王涛教授、燕山大学黄华贵教授、东北大学李旭教授。

论坛的开幕式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洪歌主持,她向参会的师生介绍了青年学术论坛的召开背景及参会人员。

副校长张卫冬首先代表学校致辞,他向参加论坛的校内外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欢迎。张校长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并肯定了两家单位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面向行业重大需求为目标,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秉承“源于企业、先于企业、高于企业、用于企业”的创新理念,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出多项重大的标志性成果。最后对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中心主任何安瑞介绍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总体情况和代表性科研成果。

本次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由四个单元组成,共计15场学术报告。


学术论坛的第一单元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丽君主持。

徐金梧、吕学伟、王涛3位教授分别作了“材料数字化研发”、“低碳炼铁工艺与新技术研究进展”、“轧制技术极限化、复合化、智能化探索”报告。



学术论坛的第二单元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武会宾主持。黄华贵教授、李旭教授,以及青年教师赵德龙、潘宇分别作了“板带轧制过程机器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高精度薄带钢冷连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复杂产品视觉位姿估计中的知识模型与学习范式的融合机理”、“先进粉末冶金钛材料制造技术研究”报告。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科主持了学术论坛的第三单元。裴宁、计鹏飞、刘仕元、于湘涛4位老师分别作了“残余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基于短波长特征 X 射线衍射的残余应力表征与调控”、“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 VOSO4 的可控制备新技术基础”、“绿氢的制备与应用”报告。现场嘉宾、师生对4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提问和探讨。


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邵健主持了学术论坛的第四单元。程磊、丛菁华、王永伟、于新攀4位老师分别作了“宽温域原位力学试验装备开发与科研应用”、“功能复合型建筑用钢的设计理念及工艺探索”、“Controlling toughness in honeycomb patterned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高强韧清洁能源用钢的开发与应用”报告。现场嘉宾对4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提问和探讨。


会议期间,各单元主持人向特邀专家及青年学者们分别颁发了邀请报告证书和优秀报告证书。


论坛学术报告环节结束后,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何安瑞进行总结发言。何安瑞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亲临现场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举办本次青年学术论坛恰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十周年,具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何安瑞高度评价了10位青年学者的报告内容,并对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顺势而为,利用好平台和资源,与单位发展同向而行;二是要胸怀大志,敢于挑战难题,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三是要开阔视野,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周围人交流,推动协同创新,为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次“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内容精彩纷呈,校内外知名专家的特邀报告为师生们呈现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多学科的交流融合,碰撞出思想火花,现场师生反应热烈。青年学者的报告展示了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昂扬的学术热情。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校内外学术科研信息交流互通、同一党委下两家行政单位青年教师加强了解、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宝贵机会,必将对今后推动青年教师协同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协创中心和工研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今后将会继续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扎根钢铁行业,汇集优质资源和力量,创新论坛形式,提升论坛效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地服务青年人才的发展。